民进会员、嘉峪关市最美教师马静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凡是脚踩中国之地,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中国。”
然而爱国不仅仅是美好理念、标语口号,必须伴随着脚踏实地的奋斗。它是夙夜在公、舍私为公的付出,是胼手胝足、摩顶放踵的努力,是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奉献。
在嘉峪关市第五中学就有这样一位语文教师马静蓉,她用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操守和人生准则。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方黑板,记录了她用爱和责任书写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华章。
25年的教师生涯,让马静蓉悟出了许多道理,她觉得师德之魂在于“爱”,基于此,也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马静蓉老师的笔记本上总记着这样琐碎的“小事”:小涛最近看黑板总眯着眼,是不是近视又加深了,得给他调换一下座位;放学后要给大鹏妈妈打个电话,这孩子上课总打瞌睡,得问问是不是休息太晚了;小梅进步了,要给她写点鼓励的批语……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点滴小事,润泽了无数孩子的心田,让他们涉世之初就感受到了人间的温馨与真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马静蓉老师班里曾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差、爱迟到、还总捣乱课堂纪律,同学们都嫌弃他,他本人也总表现出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样子。马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找学生的家长谈话,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本应最不该放弃的父母,却也对他不抱任何希望,只求他安安稳稳读完初中。
“人家爹妈都不管他,你瞎操什么心”面对好友的劝告,马静蓉一笑了之,但始终不抛弃、不放弃这个学生。为了让这个“问题学生”改邪归正,马静蓉研究青少年心理学,收起了自己的急脾气,改成了爱与尊重的“攻心计”。马静蓉知道孩子缺少亲情,在跟他谈话时,就有意识地抚摸一下他的头,拉拉他的手,有时还给他从家里带来点好吃的。
记得有一次,这个孩子在八年级开学没几天又迟到了,看到站在门前满不在乎的他,马老师没有批评他,反而和颜悦色地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当得知其父母也没有起床,并且孩子还没吃早饭,马老师表扬他自理能力强,是个能干的小伙子,还在课间买了面包让他吃。听到老师的鼓励、看到老师的笑脸,这个半大的小伙子忍不住红了眼眶。慢慢地,孩子开始亲近她了,有什么话都主动跟她说,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取得了很大进步。
与孩子们相处久了,一放了学,马静蓉的心里就空落落的,于是自己的手机就成了她和孩子们沟通的热线,每个月下来,都花掉上百元的话费。一位家长说,她曾经问孩子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孩子张口就说第一是马老师,第二是妈妈。
从教育25年来,家和学校是马静蓉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每天加班加点,将大量时间留给了学生。记得那时刚生完小孩后,因工作需要,她很快又投入到工作中。每天晚上哄孩子入睡后,又抓紧时间看书备课、钻研教材,经常挑灯夜读到深夜。记不清有多少个清晨,伴着第一缕阳光步入校园;有多少个夜晚,踏着皎洁的月光走向夜归的征途。每当她拔下针头,拖着病体匆匆走上讲台;每当她看到年幼的孩子那噙着泪水的双眼,她深刻领悟到了为人师者的全部内涵:那就是付出的是辛苦,但收获的却是幸福。
“教师给予孩子最大的财富,不在于知识,而是他们对知识的热爱。”这是马静蓉心中的坚守。
甘肃省骨干教师、甘肃省职工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甘肃省教学竞赛优秀获奖者、嘉峪关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园丁奖获得者、2016---2018年嘉峪关市最美教师,嘉峪关市2017年度最美雄关人……翻看马静蓉的履历,一个个荣誉见证着马静蓉把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智慧蕴含在每堂课。
在教育这条路上,马静蓉选择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马静蓉说,她的成长源于读书,源于反思,源于教研,源于勤写,源于教改。
她爱读书,从未间断,《给教师的建议》、《爱的教育》、《中国语文人》、《不拘一格教语文》、《语文之道》……马静蓉除了认真研读教育理论专著,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素养。
她爱反思,在反思中找到突破点。思考怎样高效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怎样让语文训练更有实效,怎样致力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用学识滋养课堂内容,用睿智丰富教学深度,用才情创新课堂形式。马静蓉的课堂教学文化底蕴深,情感氛围浓,温婉、生动、朝气蓬勃,充满生活气息。她多次承担示范课、公开课、观摩比赛课……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达、张扬个性。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教学相长,共同成长。马静蓉所带班级语文成绩始终名列前茅,2007、2010、2013连续三届中考成绩在我市优秀率第一,平均分第二;在甘肃省第一届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中马静蓉获得全省第四名,斩获“优秀选手”。
“做马老师的学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这是许多学生的共识。记得有一次,马老师安排了一个关于“孝老敬亲”的户外采访活动。活动刚开始,孩子们都不在状态,心里想着抓紧完成任务,草草结束活动。马老师见状,并不着急干预,也不对学生们进行说教,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起,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学生们听完泪流满面,相拥在一起。孩子们心中的火苗被点燃——有的小组将孝老敬亲浓缩在了一幅画中,有的小组在家长的帮助下前往敬老院用实际行动给老人们带来欢乐,有的小组走上街头随机采访路人……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让孩子们学会了独立思考,更明白了孝老敬亲的内涵。
马静蓉还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作文竞赛、汉字听写大赛,成绩斐然。同时,她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已有《中学语文口语教学实践探索》等多篇论文发表、获奖。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青年指导老师的她,马静蓉不仅指导有本校的几位青年教师,还有兄弟学校的青年教师,她在教学、师德、业务技能上都做出表率,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技巧等方面时刻进行悉心指导,把自身宝贵的教学经验倾囊相授。
积极向上、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不仅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身边老师。“在我们教育生涯刚刚起步的时候,有这样一位无私的人在热心注视着我们,关心着我们,搀扶着我们,我们是幸运的。”这是她的徒弟们对马静蓉这个师傅最真诚的赞美。
加入民进,民主促进会继承传统,一心为国,全心为民,指明她前进方向;蓬勃发展民进嘉峪关市委会为她提供了回馈社会的广阔天地;才华横溢、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前辈们更是感召影响她积极参加会内活动,发挥界别优势,服务社会,展现风采。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同心助学、微公益、服务社会……她积极参与会内活动,在2017年12月民进甘肃省委会举行“我身边的先进”演讲比赛中,感人至深的事迹、精炼优美的语言、张弛自然的情感表达,彰显了一位民进人对未来的展望,对心灵的叩问,爱国、爱家、爱生活的人生追求,自信自强有责任担当形象,给人启迪与感染,最终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2018年的她被评为民进嘉峪关市委会双岗建功优秀个人。
2017年6月,嘉峪关市启动第一届“最美教师”评选,经过多层严格的程序,9月,她光荣地获得“嘉峪关最美教师”称号。《嘉峪关电视台》、《嘉峪关日报》、《雄关周末》、甘肃民进网、《交通广播》、《综合广播》等媒体的先后进行宣传报道。2018年教师节,在嘉峪关方特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历史是一个接续演进的过程,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都要完成每一代人的长征。马静蓉说,行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作为一名教师的建功立业,就是要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投身到“教书育人”伟大的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