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甘肃省委员会官网!今天是

中国民主促进会甘肃省委员会

  • 中国民主促进会甘肃省委员会大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省委会要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平稳较快发展

2014-01-07 12:05       来源: 作者:【字体: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平稳较快发展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书面发言材料)
 
    一、理论和方针政策的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共十七大重申了这一重要论断。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思路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加快社会发展,不断提升社会发展水平。
 
    2、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是社会发展的目标,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标。
 
    3、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应该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各个领域应该协调发展。
 
    二、30年来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全国人口共少生约4亿人,人口质量有很大提高。扶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农村贫困人口由改革初期的2.7亿,减少到当前的1400万(按照原来的贫困标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改革初期分别增长6.5倍和6.3倍。全国城乡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4.5年提高到8.5年。较好地实现了城乡几亿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和网络基本建立起来。等等。
 
    三、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中共十七大报告在充分肯定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指出我国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包括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当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几个“不协调”: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发展滞后。二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城市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农村滞后;区域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西部滞后;社会各个部门发展不协调,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滞后。三是社会事业改革滞后。
 
    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一些社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人口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老龄趋势已经显现,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令人忧虑,婴幼儿先天残疾数量较大。城乡失业问题严峻,失业率较高,农村失去土地的农民数量有4-5千万人。城乡贫困人口数量较大,城市贫困人口达200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按照人均年收入低于1067元新的标准达到4300多万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达3.36:1,绝对差距首次突破1万元。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基尼系数已达0.47。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公平,城乡不协调,区域差距较大。
 
    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滞后的原因,这里分析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政府机构和科研咨询机构设置,显示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不适应加快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①被称为“小国务院”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前身是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编制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及年度指导性计划,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发改委内部机构设置有29个司级机构,涉及社会发展的只有 4个:综合司,发展规划司,政策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实际上前三个部门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发展。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设置9个司级单位,涉及社会发展的仅有1个:社会发展研究部。③中国社科院是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供决策咨询的高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设置32个研究所和3个研究中心,其中直接涉及社会发展的研究所和中心只有3个,研究所是社会学(而不是社会发展)研究所。④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和出版国家级具有权威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中国统计年鉴》。其中大多数篇幅为经济发展的内容,关于社会发展仅发布一些基础性的数据资料,没有全面反映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二是至今没有整体性很强、全面、系统的国家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长期、五年计划等)。国家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客观上表现出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则不够全面和具体,比较模糊,往往不易操作。迄今为止国家没有编制过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三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出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从结构和投资比重看,投向社会发展的投资比重偏低。有些应该由政府负责投资的社会领域,如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政府投资不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4年至2007年连续4年,投向社会事业的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分别为8.61%,7.91%,6.70%和5.90%,比重呈明显递减趋势。未来2年国家为拉动内需,将投入4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医疗卫生、文化教育400亿元,仅占1%。
 
    四、建议
 
    社会系统的复杂性超过经济系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应该向社会发展倾斜。建设服务型政府,含意之一是政府应该承担起社会事业发展的责任,为社会事业发展服务。政府应该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投资,即为社会事业发展埋单。政府还应该为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政策投入。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是调整政府机构设置,建议成立“国家社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职责是研究提出社会发展战略的建议,提出社会中长期发展的目标和政策的建议,编制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组织编制和协调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建议按照大部门制的原则,将原有的承担社会发展职能的部委并入国家社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三是像每年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那样,建议每年召开相同规格的“中央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会议的任务是评估当前社会事业发展的形势,研究当前社会事业发展的问题,提出近期社会事业发展的任务和政策措施等。
 
    四是编制国家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施行。
 
    五是建议每年全国人大召开例行的代表大会时,国务院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分开作为两大内容,即分别报告经济发展工作和社会事业发展工作。
 
    六是建议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向社会事业发展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