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我省深度贫困地区配套资金的提案
近年来,中央和省上出台扶持政策: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按照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相适应原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项目属于各级政府共同职责和事权范围,都应承担一定的支出责任,相应地需要地方各级政府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但当前,由于贫困地区县域经济总量小,项目配套资金较多问题,加剧了市县级财政收支矛盾,造成了“扶贫项目越多,配套资金越多,地方财政越紧张”的现象,使得财力本来十分困难的县级财政“雪上加霜”。
以宕昌县为例:2013-2015年中央和省上下达项目需宕昌县级配套近13500万元。2016年,县财政共安排扶贫领域项目配套资金5103万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3.94%,2017年,县财政共安排扶贫领域项目配套资金6471万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9.89%。2018年省上宕昌县新增的5000名公益性岗位,要求县上配套5000元/人/年,宕昌县级财政负担的职工医疗保险配套、人员增资等增支需求加大,以上刚性需求只增不减,县级财力未增还减,使得新增收入和转移支付增量被各种刚性增支政策“吃”掉,财力增长远远赶不上增支的需求。县级政府形成了较大的债务风险。目前,宕昌县审计认定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地方性政府债务36582万元,政府偿还的项目工程款48000万元,2015年政府到期需付利息4169.36万元等,还本付息挤占了县级大量可用财力,政府运转困难,债务包袱沉重。
贫困地区县级配套资金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是解决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财政负担的一个途径。降低或者取消贫困地区的配套资金,是解决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财政负担的有效途径。通过降低或者取消贫困地区的配套资金,一是有利于消减贫困地区政府债务。二是有利于合理规划项目建设。由于贫困地区财力不足,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往往不能到位或全部到位,最终造成项目实施方案在落实不及时,导致项目实施的效果打折扣,项目建设质量难以保证。三是有利于提高项目落实效率。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资金有限,大都需要采取借贷、寻求赞助等方式筹措资金,一般须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筹备过程方可使资金逐步到位,以致项目在落实过程中不能按照方案中计划进行,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效率。
为此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投入项目时,在配套资金的安排上不搞“一刀切”。要适当调整和完善现行的财政体制及财政政策,对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要进行完善,对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二是中央、省级要加大对贫困县的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县级财政负担。
三是制定政策措施化解县级政府性债务。贫困县面对庞大的债务目前普遍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作法。建议省上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化解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性债务的压力,让县级财政“甩开包袱”,将有限的财力用于亟需资金支持的民生领域。
以宕昌县为例:2013-2015年中央和省上下达项目需宕昌县级配套近13500万元。2016年,县财政共安排扶贫领域项目配套资金5103万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3.94%,2017年,县财政共安排扶贫领域项目配套资金6471万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9.89%。2018年省上宕昌县新增的5000名公益性岗位,要求县上配套5000元/人/年,宕昌县级财政负担的职工医疗保险配套、人员增资等增支需求加大,以上刚性需求只增不减,县级财力未增还减,使得新增收入和转移支付增量被各种刚性增支政策“吃”掉,财力增长远远赶不上增支的需求。县级政府形成了较大的债务风险。目前,宕昌县审计认定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地方性政府债务36582万元,政府偿还的项目工程款48000万元,2015年政府到期需付利息4169.36万元等,还本付息挤占了县级大量可用财力,政府运转困难,债务包袱沉重。
贫困地区县级配套资金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是解决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财政负担的一个途径。降低或者取消贫困地区的配套资金,是解决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财政负担的有效途径。通过降低或者取消贫困地区的配套资金,一是有利于消减贫困地区政府债务。二是有利于合理规划项目建设。由于贫困地区财力不足,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往往不能到位或全部到位,最终造成项目实施方案在落实不及时,导致项目实施的效果打折扣,项目建设质量难以保证。三是有利于提高项目落实效率。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资金有限,大都需要采取借贷、寻求赞助等方式筹措资金,一般须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筹备过程方可使资金逐步到位,以致项目在落实过程中不能按照方案中计划进行,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效率。
为此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投入项目时,在配套资金的安排上不搞“一刀切”。要适当调整和完善现行的财政体制及财政政策,对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要进行完善,对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二是中央、省级要加大对贫困县的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县级财政负担。
三是制定政策措施化解县级政府性债务。贫困县面对庞大的债务目前普遍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作法。建议省上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化解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性债务的压力,让县级财政“甩开包袱”,将有限的财力用于亟需资金支持的民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