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甘肃省委员会官网!今天是

中国民主促进会甘肃省委员会

  • 中国民主促进会甘肃省委员会大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进媒体
中国民主促进会甘肃省委员会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民进艺苑

整合资源 加快推进我省社区建设的提案

2015-02-05 10:23       来源: 作者:【字体:
        社区作为地方管理体系中最基础的细胞,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需求,社区日益成为地方管理的重点区域。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社区逐渐成为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群体的聚集点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区在服务居民群众、搞好地方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如何发挥其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变得越来越迫切。    
        影响社区功能发挥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差的问题最为突出。首先是场所建设远远落后。目前我省1195个城市社区中,办公服务用房达到国家规定300平方米面积的仅有392个,只占社区总数的32.8% 。大部分社区办公、服务场所未达标,尚有104个社区临时租借,有的社区甚至在危房中办公,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武威全市办公服务用房在300平米以上的仅有8个,仅占社区总数的11.1%。距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省上提出的到2015年全省所有街道建有社区服务中心,所有城市社区建有社区服务站;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20平米的目标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其次是办公经费捉襟见肘。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省财政向每个城市社区拨付运行经费3万元。金昌市政府财政状况稍好,每年向每个社区追加运行费用1.5万元;武威市政府财政情况比较紧张,未能增加运行费用。在武威市凉州区未能足额向社区拨付工作经费,目前只按照每个社区每年2万元的标准执行。我们粗略计算,每年3万元工作经费仅仅能够维持支付取暖、水电、通信费用,其余工作经费无从保障,其余如购买服务等等更是无从谈起。
       二是社区工作行政化、碎片化使社区疲于应付。社区承担的行政事务性工作繁杂,多达17类70余项工作。客观上形成了社区成为各个政府部门下属机构,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除此以外,社区还要应付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考核、会议等等事项。大量行政工作耗费了居委会主要精力和时间,使之出现一定程度的机关化、行政化倾向。
        政府各部门职能和分工映射到社区,导致了社区功能出现了行政化。而政府部门职能分工越细、工作流程和要求越严格、越封闭,就越容易导致社区工作出现碎片化。工作碎片化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人力、财力、物力和精力的浪费。如在社区电子政务的推进过程中,人口卫生、医保社保、民政救助、公安司法等各个部门各自都拥有一套信息系统,这些系统之间相对封闭,资源不能共享,社区仅在信息采集录入阶段工作就出现了不断重复、反复的情况,也导致越来越多的数据“打架”现象。
       基层治理的碎片化也影响到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具有集聚性和传导性特点,一个小的矛盾错过了最佳化解时期,就有可能变成大的矛盾,甚至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局面。当前,我国利益纠纷以井喷式的速度大量涌现,需要政府快速回应,在矛盾萌芽状态时即进行调处化解。但基层矛盾处理机构则是条块分割严重、力量分散,造成“领导批来批去、部门推来推去、问题转来转去、群众跑来跑去”的现象。这种状况容易贻误矛盾化解的最佳时机,不仅不能及时化解老百姓心目中的怨气,反而使其更加激化,使一些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个体问题演变成群体问题、群体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
        三是居民参与程度低,居民自治功能尚未发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居委会居民自治功能尚未得到发挥。大多数居民并无自治的意识,均为接受居委会组织的全权管辖,对居委会隶属机构、居委会内部机构情况的基本信息仍有不甚了解的现象。居民大多是局限于自我的生活圈子里,未曾对居委会整体的自治建设给予太多的关注。很多实事项目、很多动议因为前提已设定为受益者是居民,所以既不需要事先征求意见,也不需要反馈评估,结果导致许多大投入项目,覆盖面窄、知情者少、受益者有限,大多数居民没感觉,更不用说主动参与、支持和配合。”所谓“好事”做得不够好,基层社区“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便是问题症结之一。
       因此建议:
        一、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力度。
        按照目前社区基础设施的达标情况和建设速度,要在2015年实现300平米控制目标和任务的可能性不大。需要各级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解决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钱从哪里来”。国务院《规划》提出资金来源“以地方投入为主,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共同参与建设。中央通过基建投资给与适当支持 ”。因此建议:
       (一)分类指导,制定和争取优惠政策加大社区资金投入力度。
        对于经济较发达,财政支付能力较强的市、县区一方面通过加大政府建设投资逐个建设;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和优惠条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建议省上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务院扶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精神编制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扶贫办、国家民政部争取中央财政增加投入分批解决。
        (二)省、市、县级财政增加对社区工作经费支持力度。
        建议省市县各级财政将社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行支持;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颁布后,各级政府行政事业性支出有了较大幅度压缩,压缩下来的往何处去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建议各级政府将压缩下来的行政事业性支出拿出一部分,投入社区工作经费和用于社区设施维护改造和升级,回应社会关注。
        二、整合各类资金,统筹进行社区建设。
        吸取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财政资金投入农村建设之初,各种项目和资金基本都是以主管部门分别立项的形式进行投入。这种模式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存在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重复建设等问题。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各地将各部门财政资金投入农村建设采取“打包”处理,将项目资金进行整合,以整村推进的方式逐个进行建设,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省了管理费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城市社区建设应当借鉴这些经验和做法。因此建议:
        (一)对民政、卫生、文化、公安、社保、文体等各部门管理的社区建设项目和工作平台进行整合,在新建、改建和扩建社区的过程中“打包”进行投入,要求工作平台实现功能整合,信息采集和使用过程按照权限实现资源共享。
        (二)对现有的各类服务功能工作平台进行升级改造,资源共享,实现“一岗多能” 发挥最大功能的综合效应,形成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新型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