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 指导我省扶贫攻坚工作的提案
对照国家小康监测指标体系,我省同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7.4%,过去10年全省小康平均每年进程为1.7%,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省发展的程度和速度必须达到年均3.4%以上,任务艰巨繁重。按照2300元新扶贫标准,贫困人口还有近700万,占到全省总人口四分之一,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连片特困区域多、发展难度大,致贫因素较多、返贫压力大,收入差距拉大、相对贫困凸显的状况依然凸显,如果不切实解决人口脱贫致富问题,就不可能实现小康。
一、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的差距
(一)制约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问题
根据《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研究报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城镇化水平不高、单位GDP能耗偏高等六个方面是制约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
(二)扶贫攻坚行动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贫困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差异,项目开发进度极不平衡。还有少数村干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等、靠、要依赖思想和“小富则安”的传统观念影响,严重制约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对口帮扶力度减弱。对口单位把对口帮扶当作负担,加上缺乏激励和制约机制,使有些单位有其名无其实,工作不到位,任务不落实,严重地影响了对口帮扶进度。三是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总量不足。由于我省贫困人口多,致使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总量不足,用于项目发展的资金不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
二、指导我省扶贫攻坚行动的对策建议
影响我省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底子薄、欠账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单靠省级和地方财政力量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一)分类指标差距,确保扶贫攻坚行动政策到位。
一是组织人力,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指标,按照差距进行排序,按照“倒排工期”的办法,使扶贫攻坚工作能够做到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二是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再出台一批惠及民生、拉动经济的政策和举措,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大做强我省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合理制定规划,确保扶贫攻坚行动措施到位。
一是省上就水、电、路、田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编制规划,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争取逐年分批得到解决。二是结合中央出台的有关扶持集中连片特困区、藏区优惠政策、扶持甘肃发展47条等优惠扶持政策动员力量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进行支持,使优惠政策尽快落实。
(三)加强双联行动,确保扶贫攻坚行动效果到位。
一是双联活动中在紧抓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不放的前提下,指导双联单位投入力量,对联系县(乡、村)村容村貌、文化卫生、乡风民约方面进行指导帮助。二是双联单位要认真对照建设小康社会差距,逐一确定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帮困工作,确保扶贫攻坚行动整体上水平。
一、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的差距
(一)制约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问题
根据《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研究报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城镇化水平不高、单位GDP能耗偏高等六个方面是制约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
(二)扶贫攻坚行动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贫困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差异,项目开发进度极不平衡。还有少数村干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等、靠、要依赖思想和“小富则安”的传统观念影响,严重制约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对口帮扶力度减弱。对口单位把对口帮扶当作负担,加上缺乏激励和制约机制,使有些单位有其名无其实,工作不到位,任务不落实,严重地影响了对口帮扶进度。三是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总量不足。由于我省贫困人口多,致使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总量不足,用于项目发展的资金不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
二、指导我省扶贫攻坚行动的对策建议
影响我省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底子薄、欠账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单靠省级和地方财政力量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一)分类指标差距,确保扶贫攻坚行动政策到位。
一是组织人力,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指标,按照差距进行排序,按照“倒排工期”的办法,使扶贫攻坚工作能够做到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二是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再出台一批惠及民生、拉动经济的政策和举措,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大做强我省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合理制定规划,确保扶贫攻坚行动措施到位。
一是省上就水、电、路、田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编制规划,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争取逐年分批得到解决。二是结合中央出台的有关扶持集中连片特困区、藏区优惠政策、扶持甘肃发展47条等优惠扶持政策动员力量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进行支持,使优惠政策尽快落实。
(三)加强双联行动,确保扶贫攻坚行动效果到位。
一是双联活动中在紧抓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不放的前提下,指导双联单位投入力量,对联系县(乡、村)村容村貌、文化卫生、乡风民约方面进行指导帮助。二是双联单位要认真对照建设小康社会差距,逐一确定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帮困工作,确保扶贫攻坚行动整体上水平。